流式細胞術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健康管理需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從“治已病"轉向“治未病"。免疫監測是這一理念的技術抓手——通過主動評估免疫狀態,?提前識別健康風險?(如免疫功能異常、疾病易感性),實現“防病于未然",契合健康管理“預防為主"的核心邏輯。
免疫細胞是機體免疫功能的“微觀載體",其數量、表型、功能的動態變化,直接反映免疫狀態。
免疫細胞檢測如TBNK檢測已成熟應用于多種疾病診療,為健康管理提供“可量化、可追蹤"的技術依據;通過免疫細胞的檢測能?監測免疫狀態、評估健康風險、分析疾病機制、預測疾病進展?,精準匹配不同人群(如亞健康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
免疫監測在健康管理中主要應用場景:
疾病篩查?:通過免疫指標異常,早期發現潛在疾病風險,如血液病、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傾向;
免疫狀態評估?:為疾病個體化管理提供依據,如腫瘤患者免疫治療方案調整、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監測;
疾病風險預測?:結合免疫特征,預判疾病進展趨勢,如感染性疾病復發風險、慢性病并發癥風險。

TBNK淋巴細胞亞群:
TBNK細胞是外周血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和NK細胞亞群的簡稱,這些細胞是機體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主要用于免疫系統疾病及免疫相關疾病診斷和治療的臨床監測。自身免疫疾病發病、進展以及治療過程中常伴隨著TBNK淋巴細胞數量、比例和功能上的變化。TBNK淋巴細胞亞群檢測能反映機體當前的免疫狀態,輔助疾病診斷,同時對分析疾病的發病機制、B細胞清除療效評估、副作用及預后監測提供參考依據。
TBNK檢測臨床意義

不同疾病風險因素導致TBNK淋巴細胞檢測結果的變化

淋巴細胞檢測結果的變化可提示慢性病人群的疾病風險

B細胞克隆性檢測:
單克隆B細胞淋巴細胞增多癥(MBL)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的前體病變,根據WHO最新的第5版分類,通過B細胞計數分為低計數MBL、CLL/SLL型MBL和非CLL/SLL型MBL L等亞型。高計數MBL需定期隨訪。早期篩查至關重要,流式細胞術是識別低計數MBL的關鍵技術。
血常規發現如下異常時可采用流式細胞術進一步檢查:
異常位置發現成群細胞,或血常規散點圖異常報警的,可以淋巴細胞亞群快速篩查,例如AML,ALL;
外周血淋巴細胞絕對計數 (ALC) >3.5×109/L,MBL、NK、B細胞>50%建議做淋巴細胞克隆性篩查。
B細胞克隆性檢測方案

研究表明,對淋巴細胞計數升高(ALC > 3.5 × 10?/L)的人群進行篩查有助于早期發現。淋巴瘤發病癥狀多種多樣,且沒有特異性,具有一定的發病隱匿性,容易漏診誤診,延誤治療時機,增加治療難度和死亡風險。MBL患者感染風險增加,雖多數病程緩慢,但需定期監測免疫系統狀態,以便及時處理可能的病情進展。
T細胞精細分型:
T淋巴細胞起源于骨髓,然后轉移到胸腺中發育成熟,是機體免疫細胞中數目最多、功能最復雜的一類細胞。
流式細胞分析儀FCM根據淋巴細胞表面標志的不同來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初始T細胞(CD45RA+CD27+)、中央記憶T細胞(CD45RA-CD27+)、效應記憶T細胞(CD45RA-CD27-)、終末分化效應記憶T細胞(CD45RA+CD27-)、活化亞群(CD38+)、衰老耗竭亞群(PD1,CD57,CD28)等。
隨著年齡的變化初始T細胞減少,記憶T細胞增加,CD28(幼稚標志物)表達下降,HLA-DR(活化標志物)表達上升,Treg細胞比例增加。流式細胞術是評估這些變化的關鍵技術,通過檢測細胞表面標志物(如CD28、CD45RA等)可量化免疫衰老狀態。
T淋巴細胞亞群中的初始細胞減少、記憶細胞積累、細胞功能減退(如殺傷、抗原呈遞能力下降),以及代謝失調(如線粒體功能障礙)等,這些是免疫衰老的普遍特征。這些變化與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癌癥等年齡相關疾病風險升高密切相關。

除此以外,通過T淋巴細胞亞群的監測還可以了解在不同疾病狀態下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狀態,已經廣泛應用在腫瘤、自身免疫、感染性疾病中,輔助臨床診斷、幫助了解發病機理、判斷預后和指導臨床治療。若外周血中T細胞總數或不同T細胞亞群的絕對數和比值發生改變,可視為免疫異常。
T細胞精細分型檢測指標

T細胞亞群報告項目和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閱覽)

*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不得對原有的文字圖片等內容進行變動、重新編排或者增加新的內容,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保留在不告知前提下隨時更新版本的權利。




